2015年5月2日

途上


《一個人住的女生》
快要回到起點了。

跟身邊的朋友相比,大概我嚐到的苦不夠多吧,才會在這段日子無數遍感覺到孤單、失落,就像負面情緒從來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,隔一會便跑出來跟我揮揮手,咬牙切齒地告訴我最近是過得不好了。

這是沒有預料到的。以為已經適應了一個人到處走走;偶爾在街上或火車站,甚或書店被陌生人抓著問,由最普通的「你知道附近的桑拿房嗎?」、從前年開始在學校美術館外哭著臉,扯說跟朋友失散然後討四千元的胖子;到某一次「你相信因緣嗎?」,還是會害怕。朋友都覺得,我的臉是不是出問題了?嗯,我只可以說,他們都以為我是當地人吧。有趣的是,因為常常偶爾這些古怪的人,現在即便聽到有人叫我都會先裝聽不到;有一次地鐵站入閘之後,聽到後面有位女生想要叫停我,因為之前的經驗更加快了腳步,後來她拍拍我,才知道原來交通卡掉了。喔,這些事還是有的啊。

說到《一個人住的女生》,最近在地鐵站、巴士車身廣告都可以看到封面上的女孩,驟眼看一眼的話真的覺得她跟小丸子裡面的野口同學長得好像啊。本身就打從心底喜歡野口同學,所以每次看到這個女生為主角的廣告咀角都不由自主向上揚了。這個女生代表著作者本人,從家搬出來一個人在首爾已經住上了第十二年了,書的內容當然不可以完全反映十二年生活的全貌,但或多或少都可以讀到作者除了偶爾想念媽媽的菜以外,其實挺適應,甚至表達出一個人住也沒有甚麼壞處;還有初來首爾時,感嘆在人山人海的新道林站,人們還是可以像地面畫了一條線一樣,一個跟著一個走到月台等等。其實新道林站是個幾號線共同轉乘站,每次轉搭另外的地鐵線也真的要穿過人群,還有小心會踢到老人家在地上擺賣的東西,也要好好留意個人財物,不過幸好到現在都沒有給偷過東西,一方面是我個子對韓國人來說太小了,手根本不到我的袋子,另一方面就是這裡的人大概比香港人的步速快兩倍吧。他們都會一股腦的衝向月台或是各自的目的地,撞到人也因為要快步趕上地鐵,都不可能道歉(還有他們覺得撞到就撞到呀,不需要道歉,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阿叔阿姨)。

除了剛開始的三個月遇過一些奇怪的人,在晚上會嚇一跳;還有最近在街上被拉著之外,其實一直都過得很好。讀《一個人住的女生》當然會有共鳴,但更大部分是只是短時間一個人住的話會感受不到的;讀起來會笑,心會揪一下,會發現原來一個人住還有這些樂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