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音樂劇《油脂》場景 |
過了一年一個人的生活。
雖說是「一個人」,但還是有遇過一些人:短暫停留過,然後發覺彼此並非各自想要尋找的人而不再見面;同樣是短暫相處過,但心裡清楚對方是可以交心的朋友,只是各有計劃,沒辦法繼續一起待下去;只有她,離開過又回來了。兜兜轉轉才發現,彼此可算上是合得來,不過是因為那種還沒有克服的感受而讓大家痛苦上一段日子。
今年中秋節包括星期六、日,共五天假期。多虧朋友介紹,認識新朋友,趕上了一起到劇場度過。這裡大大小小的劇場上演著不同的戲碼,所以當朋友只簡單了句去看音樂劇,我不以為然。當走到那個街角時,映入眼簾的是音樂劇的海報,那一刻,我想起了媽媽--她是我小時候接觸西方文化的一道門,一開始從查找英文字典、音樂、電影和音樂劇,是她讓我知道除了身處的彈丸之地,世界上還有這些人,做著這些事。
同行的姐姐說,從2005年開始,大約看了這部音樂劇50次了。音樂劇內容大致相同;排舞方面除了次序之外,大同小異;我不禁想,到底有甚麼吸引的地方可讓人願意掏錢而看上50次。目前為止,無論有多喜歡一部話劇,我也無法重複購票入場,票價固然是一個原因,最主要卻是想要保留第一次步入劇場以及完場後的感受。說不定,我也會像那位姐姐一樣,一旦喜歡上一個劇目,即使已經看過上百次,仍會懷著興奮的心情預約門票,走進劇場。
可惜的是,當下無法和媽媽一起分享;但在不同的時代看過這套音樂劇,我視之為跟媽媽的其中一個連結,往後再跟孩子延續這個故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