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《快樂我家》(台灣暫譯) 孔枝泳 |
猶記得,五月回香港以前從書局把書抱回家,把書讀完已經是三個月以後的事了。這不是第一本抱著挑戰的心態而讀的韓語書,卻是第一本從頭到尾讀完的韓語小說。不止一次,跟韓語老師提起這一本書,她們都異口同聲的問:「你知道這個作家本人的故事嗎?她真的結婚三次,也離婚三次,孩子的姓也確實不一樣的呢。」或許在韓國,甚至在香港,這種事還不至於普遍,所以說起來,語氣裡都隱約透露出一種懷疑,甚或驚訝。不過,將書抱回家的時候,從未多想小說本身是否與作家有關,若每每將內容連繫至作家,那是一種對作家的不肯定吧。即便我仍然相信海明威寫過的一句說話:「寫出一句真實的句子」,寫了,就可以流暢的把故事寫下去。
生活在平凡不過的家,甚麼都不缺,從來沒有認真想過「家」的定義。定義於我,從來不止一個,一旦簡單的把自身認為的定義說出,總覺得內容有所欠缺,所以我也不會說「通過這本書我明白到家的定義」或是「這部小說簡單直接告訴我家的定義」。不過,裡面倒是盛載著令人感到心頭溫暖的部分,畢竟「家」這個概念,令部分人來說,是累了,可稍作休息之處,又或是可讓自身找回力量的地方。
20歲,書的末節提起了20歲,那不過是數年前才經過的歲數,但好像都已經記不起那一年的事了。或許,那是難過得不想再記得的一年--誤解、孤立、失眠、中醫,這些字已夠概括那一年了。於我,20歲並非如「人生的新一頁」般老掉牙的話一樣多姿多彩,但確實那標誌著另一個階段的成長,擁抱挫折、失望和眼淚的日子。
20歲,再見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